《安史之乱》第二十二章


城中的守军只剩下不到四百人了,在长期的饥饿下,他们自己战都站不起来了,已经拿不动武器,没有力气同叛军进行作战了。一天,叛军们终于叫喊着登上了城墙。守城的将士眼睁睁地看着叛军,来到自己的身边,可他们已经拿不动手中的武器了。叛军们面对着这些已经无力还手的士卒,用大刀疯狂地对他们进行屠杀,来发泄长期淤积在心中的愤恨。躺在那里的张巡,看着这一切,知道已经无力回天了,他用力拄着宝剑,吃力地立起上身,向着西方跪下,以头触地,留着泪,远远地遥拜着说:“陛下,臣已经尽了自己的全力了,已经无力再战了。我不能再活着来报答陛下了。但我死后,我一定要变成厉鬼,再去与叛军作战,誓将叛军消灭干净。”

叛军将张巡、许远等将领们都抓获了。尹子奇听说抓住了张巡,十分高兴,命令叛军们立即将张巡带来见他,他要看看张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张巡被押到了尹子奇的面前,尹子奇用一只眼久久地注视着张巡,他感到十分的吃惊,就眼前这样一个瘦骨嶙峋的人,怎么会有如此坚强的毅力,竟然会坚守睢阳那么长时间,自己竟然会在他面前一次次失败,他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他对张巡说:“我听说,你每次作战时,都将牙齿咬得“咯嘣”响,为什么要这样呢?”张巡用上全部的力气大声说:“我想把所有的叛军都吞没掉,只是我没有这个能力罢了。”尹子奇想看看人们说得是否是真的,就命人用刀将张巡的嘴撬开,自己走过去,仔细向张巡的嘴里看了看,发现张巡的嘴内仅剩三四颗残缺不全的牙齿了。尹子奇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打了个寒颤,他被张巡的英雄气概深深折服了,他忽然产生了一个念头,不想杀死张巡,他要从心理上征服张巡,要张巡投降他。他交人把张巡押下去,对手下的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但他手下的人都反对,他们告诉尹子奇说:“张巡是真正的守节义士,他决不会投降叛变,劝他投降是白费力气。而且,张巡深受士卒和百姓的拥护,在他们心中有很高的威望。如果让他活下去,万一让他逃脱出去,将会后患无穷,又成为我们的大敌。”于是,尹子奇听了,也改变了主意,就将张巡、南霁云等三十六人一块斩首。

张巡临死时,面不改色,意气洋洋,真是视死如归。

张镐听到睢阳危机的消息,就带领部队加快行军,日夜兼程,向睢阳增援。并命令浙东、浙西、淮南、北海诸节度使和谯郡太守闾丘晓也带兵一起前去救援。但闾丘晓一向骄横自大,不听从上面的指挥,更不听从张镐的命令,拒绝发兵支援。等到张镐带兵赶到睢阳时,睢阳城已经被叛军攻陷三天了。张镐派人将闾丘晓强行召来,命令手下的人将他乱棍打死。

张镐带领赶来救援的各路部队,对叛军发起了攻击,经过几天的激战,攻下睢阳城,尹子奇带领残余部队逃跑了。

张巡一开始守睢阳时,手下官兵近七千人,城内百姓有几万人。张巡遇到生人,就询问他的姓名,问过一次他就能记住,以后碰到就不用再询问了。城内的士卒百姓,张巡没有不认识的。在睢阳,张巡带领部队,前后和叛军共作战四百多次,共杀死叛军十二万人。张巡作战行军不依据兵书进行统一布置,而是命令各个将领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部署。有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张巡回答说:“现在同叛军作战,叛军有时像云一样聚集在一起,有时又像鸟一样散开,变化不定,没有一定的规律。咫尺之间,阵势就有所不同,很短的时间内,阵势就有所变化,所以要随机应变。随机应变,关键在于时间,战场的形式瞬息万变,如果将领们动不动就去请示询问主将,而自己没有主见,将会失去战机,是没有掌握兵法的精髓。我在指挥作战时,让士卒们知道将军们的意图,将军们知道士兵们的想法,士卒和将军心灵相通,做到像手与五指一样紧密配合。将军和士卒们配合好了,进行各自为战,就可以了。”张巡从起兵以来,军用物资、作战器械,都是从敌人手中夺取的,没有朝廷供给的。每次战斗,情况危急,手下的将军或士卒们有人后退的时候,张巡就站在自己的地方一动不动,对后退的将士们说:“我不离开这个地方,你们回来替我和敌人决战。”将士们听了,没有不回来和敌人死战的,直到最终把敌人打退。张巡以诚待人,对任何人都无所保留隐藏。指挥作战时,能随机应变,计谋众多,以奇制胜。军队纪律严明,赏罚分明,有功必赏,有错必罚,一视同仁,无任何偏心。与士卒同甘共苦。因此,士卒们都很尊敬他,能够为他拚死而战。

后来,朝廷在评价评定叛乱的功臣时,有的大臣提出,张巡在守睢阳时吃人,这样做,不如从睢阳撤出,保全那些人的性命。李翰上书说:“张巡用极少的兵力抗击大批的敌人,以弱制强,保为了江淮大地,等待着陛下大军的到来。张巡的功劳很大。张巡不撤离睢阳的原因,是为了等待大军的到来,粮食吃净了但援军没有到,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为了抗敌,不得已才将老弱病残吃掉,他并不是为了吃人而吃人。如果像那些批评者所说的那样,为了保全那些人,撤离睢阳,那么江淮大地将会有无数的人被叛军屠杀,而且撤出的那些人也未必会保住性命。不要因为张巡的一点小过错就否定他的功绩。让张巡死后还要受到一些人的攻击。”李亨接受了李翰的上书,对张巡进行了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