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全传》第03章 风流少年


乾隆五年(1740年)的一个秋日,天高云淡,金风送爽。

17岁的纪晓岚,在离别家乡五年之后,踌躇满志地回到了故里。五年前那个聪颖调皮的顽童,已经长成了英俊韵秀的青年,白皙的脸庞上,洋溢着青春的平息,挺阔的鼻梁,更为他增添了几分英气。

纪晓岚拜见了几房长辈之后,来到三哥纪晖房里看望了三嫂陈氏,陈氏几年不见,更加丰润了,细白的脸上,泛着柔润的光彩。在晓岚眼里,三嫂简直像一只熟透了的桃子。身材也比以前高出许多,亭亭玉立,妩媚动人,走起路来袅袅婷婷,只不过两只脚略长一点。

寒暄过后,分宾主落座,三嫂让婢女拿来几样新鲜果品。

三嫂笑着说:"昀弟小时候就爱吃水果,前几日接到你从京城捎回来的书信后,你三哥特地打发人进城买回许多。"晓岚有一个嗜好,特别爱吃干鲜果品,各类果品一年四季不断。谁知无独有偶,三嫂陈氏也有此好,所以纪晓岚常到三嫂屋里走动,这也是一个原因。有什么从外地捎来的新奇异样的东西,陈氏总是吩咐仆人,留出些来,等着昀少爷享用。叔嫂俩说完两地情况后,三嫂又夸赞道:"几年不见,五弟已长成大人了,比以前也稳重许多,五弟这些时读些什么书?"纪晓岚回道:"这几载多为准备科试,主要研习了八股文、试帖诗、经论、律赋,诸子之书倒读了不少。"三嫂又想起纪晓岚小时候淘气的样子,对晓岚说:"昀弟早时读诗不离口,到嫂嫂房中总要背上几首,如今满腹文章,倘有妙文,定要抄给三嫂诵读。"纪晓岚回道:"诗书读得不少,但并不见如何长进。今日前来拜见嫂嫂,却无新作赠酬,只好借前人一诗。"嫂嫂听说有诗相赠,赶忙催促道:"快请贤弟诵来。"纪晓岚看一眼三嫂露在裙摆外面的脚尖,道:

银铃叮噹响,
夫人出后堂。
金莲整三寸,
--横量!

三嫂脸上顿起红霞,咯咯笑道:"快羞死人了。五弟积习难改,你也到了娶妻的年纪,保不住哪家小姐的五寸金莲被你选中呢?!"纪晓岚见时间不早,便起身告辞。

从纪晖家出来,纪晓岚又踅回四叔容端家。他心里想着文鸾,刚才去时恰逢文鸾不在房内,不知文鸾如今是什么模样。

纪晓岚刚到门口,见一少女正在院内,杨柳细腰,着一件藕荷色绣花裙,粉红的脸蛋,细弯的柳眉,一双俏目,宛若秋水。那少女见门外走来一位俊美书生,英姿勃发,不由得一楞神。

"你是文鸾!"他忍不住先叫出声来。

"昀少爷。"文鸾翩然行至近前,两泓水汪汪的眼波一闪,笑靥上陷进两个美丽的酒窝,朱唇微启,露出几颗洁白的皓齿。

晓岚乐得怦然心动,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心里的话却一时全忘了,这是晓岚第一次在女人面前有这样的感觉。

文鸾矜持地站在纪晓岚跟前:

“昀少爷。.....快请屋里坐。"

文鸾本是让纪晓岚到四夫人屋里,谁知纪晓岚却走向文鸾住的屋子。

"我已经拜见过四夫人了,刚才没有见到你,特意回来看看。"“多谢少爷惦记我们这些做奴才的。"“文鸾,我可没有拿你做下人看待,在我心里,你始终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妹妹。"文鸾眼里闪着晶莹的泪花。纪晓岚接着说:"每次家中有人进京,我都向他们问起你的情况,这些年我是一直在想着你。"文鸾何曾忘记过纪公子,只是不好说出口。公子临行前送给她的玛瑙扇坠,她一直带在身上,每逢想起公子,就偷偷地取出来抚摸,或把它贴在脸上。后来,文鸾干脆把它挂在脖子上,让它紧贴着自己的胸膛。一次,为了这个扇坠,还让文鸾虚惊了一场呢。那天,文鸾一个人正捧着扇坠出神,四夫人走进屋里,文鸾一点也没有听见,原来夫人有事,喊了几声,见没有人答应,便走过来看,正好发现文鸾手里的东西。四夫人不知其中奥妙,便查问东西是哪来的,文鸾起初羞答答地不愿说出真情,后来怕夫人误会,只好如实说明。四夫人听后,笑着把扇坠还给文鸾,说:"昀少爷常向人问起你呢,你倒把心藏得严严的,鬼丫头!"文鸾见公子情真意切,红着脸从项上取下扇坠,对晓岚说:"少爷送我的扇坠,我一直带在身边。"纪晓岚对文鸾说:"过几日我去上河涯看望祖母,你陪我去好不好?"文鸾听了眨眨眼睛,摇摇头:"不行啊,昀少爷。"“为什么?"晓岚不解地问道。

"从前我们还小,可以常在一起,现在我们长大了。.....再说,四夫人也不会同意的。""只要你同意,四婶那里我会有办法的。"“那么--那么你去问四夫人吧!"文鸾的眸子里闪着明亮的光。

晓岚找到四婶,说要去沧州看望奶奶,加上一些事要办,需在沧州住上一程,向她借名丫环,帮着收拾起居杂务。

四婶一听,就猜透了他的心思,却有意逗他,慢条斯理地说道:"好!是该去名丫环侍候你。我去向你三婶母说,她屋里四个丫环,闲得没事干。我屋里的文凤回家省亲了,剩下文鸾、文娟、文秀,都笨手笨脚的,我怕她们侍候不好,惹你生气。"四婶说着,偷眼观察纪晓岚的表情。

纪晓岚听了四婶的话,倒有些为难起来,忽然间来了主意:"四婶房里的丫头,都叫您宠坏了。您疼爱她们,管教不严,生出许多懒玻您看三婶的慧娟丫头,干净麻利,一个顶仨,您说对不?"四婶说道:"是呀,慧娟是个非常好的丫头,让她随你去最合适不过,我这就去为你说情。....."“不,四婶,使不得!"纪晓岚急忙阻拦,接着说道:"家中事情多,我是把慧娟给您要来,多做些事。我借您一名笨拙的倒无妨。"四婶见他还在绕圈子,便说道:"文娟、文秀倒也可以,最笨的是文鸾。.....这样吧,文鸾跟你我放心不下,文娟、文秀你挑一个吧!"纪晓岚听出弦外有音,只好点明:"我无非有些浆洗之类杂活,文鸾虽笨,足能应付,我看就叫她去吧!"四婶禁不住笑出声来:"昀儿,你少和我绕圈子好不好?

你心里的事儿,我早就清楚!"

纪晓岚也笑了,赶快上前央求:"好婶子,你答应我吧!"四婶一点纪晓岚额头:"坏小子,好!我答应你。"纪晓岚拱手施礼,口中说着多谢婶母。李氏夫人笑道:"少和我耍嘴皮子,将来不孝敬我,看我用笤帚打你屁股!"他如愿以偿,便带上文鸾来到了沧州上河涯的别墅水明楼。拜见过祖父、祖母,便打发文鸾回家看望她母亲。自己到河对岸的度帆楼,去看望外祖父张雪峰一家。

几年不见,外孙已长大成人。张老员外十分高兴。纪晓岚的舅舅张梦徵、张健亭等,要试试他的学问。张雪峰便对张梦徵说:"你明日带他去水月寺走走。"水月寺在沧州城西北,面临卫河,风景秀丽。寺院建于唐代,由于年久失修已破落不堪。到雍正年间重修以后,面目全新。寺内殿台亭阁古色生香,幽栏曲径,花木掩映,闻名遐迩。一个云游僧人,看水月寺静谧肃穆,在寺内一亭柱上题写了一句上联,笑一笑便走了。这下可好,半副对联给沧州文人留下了个难题。外祖父的用意,就是以这半副对联来考他一下。

这天,纪晓岚随同舅父来到水月寺,看完正殿,来到大殿后的一座小亭榭之下。小亭立在假山之上,玲珑剔透,秀美异常,留心看时,一棵楹柱上写着一句话:水月寺鱼游兔走看看左右两侧,没有其对句,显然是一句待对上联,纪晓岚仔细端详,发现平易中自有奇崛,对上此句,绝非易事。

句中词语含义颇深,水中有鱼,月中有兔,水、月、鱼、兔互相呼应。这便是其中奥妙,所以多年来,没有人能对出下联。

张梦徵看在眼里,便笑了一声向外甥问道:"昀甥儿,可否对上下联?"纪晓岚说:"这有何难。我以'山海关'对'水月寺','虎跃龙飞'对'鱼游兔走',下联即是:山海关虎跃龙飞。

舅父连声说好。纪晓岚取出笔墨,在柱子上写出下联。游人们围拢过来,交口称赞。都说这下联更佳,山中有虎,海里有龙,虎啸龙吟,气势非凡,山、海、虎、龙遥相呼应,远远超出上联的意境。一位老人看了捋着胡子说道:"妙哉!绝哉!这位公子真乃奇才!"回到外祖父家。舅父将纪晓岚的对句诵给张雪峰,张员外神色飞扬,惊讶地说:"好!好!对得自然贴切,天衣无缝,看似信手拈来,毫无雕琢之感!外孙确有禀赋,要发奋用功,将来一展宏图。"晓岚连连称喏。

转眼间已半月有余,纪晓岚拜见过了不少沧州的学者名流,有时请到一帮年轻后学来到上河涯,吟诗作赋,觞筹交错,每天忙个不停,反到把文鸾冷在了房里。

这天夜晚,他特意带文鸾出去走走。秋季的夜空,月明星稀,银光泻地,晓岚带她来到河边。清风徐来,渔歌轻扬,两岸灯光互相辉映,水面渔火灿若群星,一片优美的夜色,把两个年轻人的心搅得痒痒的。

纪晓岚一手接着文鸾手中的灯笼,一手拉紧文鸾的手,文鸾挣两下挣不脱,柔嫩的细腕便停在了那里。二人也不言语,找块石头面对河水坐下,肩和肩贴在了一起,仿佛都听到了对方的心跳。许久许久,文鸾的心乱跳不已,她盼望纪晓岚伸开双臂,将自己搂在怀里,但同时又非常担心,一旦公子越轨,那什么都完了,自己哪里有抵抗的勇气。.....纪晓岚扭过头来,见文鸾的脸上,映着灯笼的红光,两只眼睛闪着幽亮的光芒,像那天边的星星,放射的是遥远而又强烈的火焰。他动情地说道:"文鸾,我有句话要说,说出来你不会羞恼吧?"“五少爷,你这是说什么呀,我们作下人的,那有恼主子的道理,有什么话你就只管说吧!"“说出来你不恼?"“不恼。"“当真不恼?"“当真。"“果然不恼?"“五少爷你从来爽快,怎么今天这么婆婆妈妈起来了?"“那我就说啦!"“说罢!"“嗯。.....你答应嫁给我吧!”

文鸾羞涩起来,低头说道:"五少爷喜欢我,我已经很高兴了。我不过是个丫头,哪有嫁给主人的福份,不但别人耻笑你,就是太夫人、夫人也不会答应。"文鸾说到这里停了停,又抬起头来,眼睛更加明亮了:"少爷要是真的疼我,喜欢我,将来就纳我作妾吧,我一定会好好地侍奉您。"纪晓岚满口答应。文鸾却心事重重地说道:"一个做丫头的,生来就是贫贱的命根子,不该有非份的念头。那年刚来水明楼,太夫人讲的,那个命中注定要作小的姑娘,一直记在我的心里。前几天听人讲,河对面的佟家花园,又出了一件奇事,少爷也听说过了吗?"纪晓岚问道:"什么奇事,你快讲讲。"文鸾心里已经镇定下来,反而更紧地依在纪晓岚身上,将前不久发生在佟家花园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原来,这佟家花园是沧州最有名的一处园林,本是康熙皇帝的舅父佟国纲所建。它三面环水,林木葱荣,游人如织。

富豪之家常在这里设酒治宴,欢度良宵。可是,常常在这时就听到一个女子的婉转清丽的歌唱。声音哀婉凄迷,动人心扉,有一首歌唱道:

树叶儿青青,花朵儿层层。看不分明。中间有个佳人影,只望见盘金衫子,裙是水红绫。

人们常寻着声音去找,却看不到唱歌之人。那天,有名歌妓被座客殴辱,愤怒之下,自缢在园中树上。穿的衣服,正是歌中唱得那样。人们说不清其中缘故,有的说是吊死鬼在唱,因为它找到了替身,便高兴地唱起来。

文鸾讲完故事,不胜伤感地说道:"我们穷人的女儿,个个都是生来的苦命,连鬼也拣穷人侮辱。"纪晓岚仿佛看到了她心上的阴影,便劝她说:"那都是胡说八道,本不可信。你年纪轻轻,不要胡思乱想。相信我吧,我会好好待你的!"说话间,他的脸贴上了她的鬓颊,文鸾将脸闪到一旁,嗔怪地说道:"你毛病又来了?!少爷放尊重些,您是有身份的,将来还要三元及第,怎么好落下个轻薄的罪名!"“你个俏皮丫头,快让我想死了,什么时候才能让我亲个够?"说着,用手摇晃着文鸾的肩膀。

"哎呀,少爷放手。等你功名成就,我由你。....."文鸾用手把脸捂起来,不好意思再往下说。

"由我怎样?"纪晓岚偏要追问。

她一撅嘴,噗嗤一笑:"你愿怎样就怎样吗!"两人的心在这里达成了一种默契,建立了一个共同的愿望,在以后的岁月里,使得他俩常常心驰神往,但命运多舛,始终未能如愿以偿。

纪晓岚从沧州上河涯返回故里,便开始刻苦攻读。读书之余,便寻幽访古,遍交文人学士。

献县本是汉河间王刘德的封地,河间国故地,刘德的事迹广为流传。刘德谥为献王,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汉武帝刘彻的异母兄长,汉景帝前元二年封为河间王。在汉景帝的十几个儿子中,只有刘德大雅不群,身端行治,温仁恭俭,笃敬爱下,明知深察,励节治身,好古博雅,实事求是,成为西汉时期儒学派的重要倡导者之一。在汉武帝刘彻即位后,采纳儒人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主张。在秦始皇焚书坑儒和秦末农民大起义之后,书籍流传下来的很少。刘德遂向天下广征藏书,建日华宫、君子馆、诗经村,招揽齐、鲁、燕、赵等故国的儒人学士,在宫内考订轶籍,著书立说。凡从民间征得善本,必抄写好一本送给原主,赐赏献书人金帛,然后将真本留下。这样,四方人士,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以奉奏献王,倘所得之书残缺不全,或字异文残,就召集群儒辩解,去粗取精,去假存真,究明原委,然后勘误订正,整理成册,奉献给武帝。

刘德搜集到的古书,主要是先秦旧书,如《周礼》、《尚书》、《礼记》、《孟子》、《老子》等等,使各类书留传至今。应当说,刘德对中国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刘德聘大小毛公、贯公三位名儒为博士;建日华宫,招纳天下学士,讲学传经。大毛公就是毛亨,小毛公是毛苌,今天看到的《诗经》就是他二人联手整理流传下来的。当时有齐、鲁、韩、毛四家诗说。"鲁诗"的传授者为鲁人申培,"齐诗"的传授者是仆人辕国圣,"韩诗"的传授者是燕人韩婴,"毛诗"的传授者就是献王博士毛亨、毛苌。"鲁诗"亡于西晋,"齐诗"亡于曹魏,"韩诗"亡于北宋。惟独"毛诗",由于献王刘德建君子馆作为毛苌传经之所,向天下学士广为传讲,得以流传下来,滋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士。刘德因此成为纪晓岚最为崇敬的先贤之一,这对他的一生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这天,风和日暖,纪晓岚坐上马车,由书童陪伴,来到离崔尔庄百十里外的献王陵,穿过河间国故都乐城,远远望见前面有一座小山,突兀拔地而立。畴旷野,上面白云缭绕,显得异常壮观,仆人讲那就是献王陵。

纪晓岚来到献王陵前,只见一座高大的石牌坊耸立在陵前,牌坊后面一座大殿红柱绿瓦,香烟缭绕。陵上,青松翠柏,陵前石碑林立。最前面的一座高大的石碑上镌刻的是本朝圣祖康熙皇帝的一首诗:

问风略先农桑侯,览古颀过礼东帮。
毛氏深诗真独诣,献王得士本无双。
韶开村店春光蔼,雪化溪桥野水泱。
忆我书斋订经义,几多景仰在明窗。

纪晓岚让书童取出纸笔,将这首诗细心地临摹下来,紧接又抄录了明代程敏欧、元代萨天锡、宋代文天祥的十几首诗,最后在一块斑驳的石碑前,端详起来。这块碑,年代久远,历经风雨,残蚀严重,字迹模糊不清,纪晓岚仔细辩认,才辩别清楚。原来这是唐天宝进士张继的一首诗:

汉家宗室独称贤,遗事闲中见旧编。
偶过河间寻往迹,却怜荒冢带寒烟。
频求千古书连帙,独对三雍第几篇。
雅乐时兴人已逝,雄歌依旧大风传。

纪晓岚面对献王陵,站立良久。书童在耳旁说道:"公子,是否也做一首诗?"纪晓岚摇摇头,道:"献王刘德功垂万代,历代骚人墨客盛赞已极,实在难以出新。"谒完献王陵,纪晓岚去县城拜见前任知县吴龙见的夫人汪氏。吴知县在任时,与纪府往来不断。吴龙见死于任所后,由于公子年少,家中无人执掌,以前那帮簇拥在县太爷周围的人,却谁也不肯照应,一下子门庭冷落不堪。公子年少,孤儿寡母,生活日蹇,夫人汪氏心里愤愤难平。一天夜里,夫人做了一梦,梦见丈夫又回到家来,原来的那帮幕僚,一个个奴颜卑膝地来到府上媚讨好,汪氏一见大怒,便向丈夫诉说丈夫去后,有事相求,这帮人谁也不肯援助。丈夫对夫人说:"夫人错矣!我在之时,任用了这帮没良心的东西,已经错过一次了,现在夫人指望他们以恩报德,岂不是错上加错!"今天见到纪公子前来问候,心中十分感激,便将梦中之话说给纪晓岚听。纪晓岚听了,劝慰夫人一番,最后不由感慨一声:"世风沦落,情薄如纸。"书童看天色已晚,便催促公子上路,汪夫人再三挽留,纪晓岚婉言辞谢。主仆三人乘马车徐徐驶离吴氏宅郏马车驶出县城,此时大地已被夜色笼罩。驶至献王陵附近,纪晓岚想看一下夜幕中的景色,仔细分辩,只看到黑乎乎一片山路。大路两旁,黑魆魆一片,阴风吹来,沙沙悲鸣,阴森恐怖,让人作寒作冷。车铃叮当,马蹄踏踏,打破了夜的沉寂。突然间,车前"嗷"地一声怪叫,前面的骡驹一声嘶鸣,两只前腿腾空而起,车夫立刻拉紧车闸,猛牵缰绳,稳住辕马,骡驹前蹄落地,惊恐不前。纪晓岚向车前望去,见前面路上有一黑影。纪晓岚不由得毛发倒竖,不寒而栗。那黑影向近前移动一下,靠近马下,站住了,晃头晃脑。纪晓岚壮壮胆子,仔细看着前面的动静。车夫嗖地一声把鞭子竖起来,厉声喝道:"什么人?再不闪开,鞭子抽你!"那黑影转腔转调声嘶力竭地答道:"不是人--我是两千年前的献县冤鬼。"纪晓岚在车上站立起来叱道:"此地汉为河间国,县曰景城,金始改献州,明乃改称献县,汉朝安得有此名?"那鬼不再回答。

纪晓岚再问,鬼影转身钻入庄稼地里。主仆三人大笑而归。

此后,毛苌传经故地诗经村、日华宫遗址等名胜古迹,纪晓岚一一寻访。一日来到景城,先到书铺拜望冯先生,说起谒陵遇鬼之事,二人哈哈大笑,冯先生说:"有一事我考一考贤侄?"“请老伯指教!"“献王乃刘德公谥号,贤侄是否留意,武帝何以谥号为'献'?"“据愚侄看来,当以其'聪明睿智'而谥其'献'。"冯先生道:"此言甚对。今人多以其献书之事而解其号,实在牵强。贤侄读书辩其真伪,务求甚解,实在可喜可佩呀!"接着冯先生提道:"贤侄既有兴致,何不在景城转上一两日?

景城历史上人才辈出,传闻甚多。"

纪晓岚答道:"幼年时曾来景城,但只是望街头繁华景象,对古迹轶闻,并未留意,这次来正为此事。"冯先生非常高兴,忙说:"好,好,今日不忙,我陪你同去。"纪晓岚和冯先生,一同来到离景城不远的相国庄,这里是历史有名人物冯道的故里,因冯道身任相国而得名。冯道,是五代时瀛州景城人,字可道,自号长乐老,后唐后晋时,历任宰相;契丹灭后晋,他又投附契丹,任太傅;后汉时,他又任太师;后周时,又任太师、中书令。因他先后事五朝十君,后人常说他为人气节不足,傲骨太少。

冯先生是冯氏后裔,纪晓岚不好当着冯先生的面评论冯道,便说:"冯相国之前,国中之书,私家镌刻,官家印书,实为冯相国所倡,功在当世,泽被后人,沿用至今,功不可没。"“贤侄评论精当,卓然不群,令人钦佩之至。"冯、纪二人围着景城转了一周。原想查考刘炫故迹,传说纷纷,莫衷一是,只好作罢。刘炫,字光伯,隋朝河间景城人,著名的经学大师。《周礼》、《礼记》、《毛诗》、《尚书》、《左传》、《论语》、《孝经》、《公羊》,以及孔郑王何等注共12家,都能吟诵,并堪讲授,是中国历史上的奇才。

纪晓岚随冯先生回到书铺,冯先生道:"公子今日此来,当留诗一首,以作纪念。"纪晓岚略加思索道:"好,请世伯指教。"于是提笔写下一首题作《过景城忆刘光伯》的诗:

古宅今何在?遗书亦尽亡;
谁知冯道里,曾似郑公乡。
三传分坚垒,诸儒各瓣香;
多君真壮士,敢议杜当阳。

诗幅写出,书面匀称,清秀自然。冯先生先品味诗意,端详字体,看个不够,嘴里还连连叫好。.....眨眼间,半年过去了,纪晓岚走访了周围的很多古迹,结交了一些名流,大开了眼界,增长了学问,最使他高兴的是半年来,文鸾的诗文学得很快,文鸾到纪家后,四夫人李氏很喜欢这个聪明伶俐的丫头,闲来无事,便教她一些诗文,文鸾很是用功,几年下来已粗通文墨。纪晓岚回来后,她的进步更快了。晓岚常把一些诗文抄给文鸾,让她诵读。四夫人看在眼里,倒也高兴,心想将来文鸾给晓岚这位才子当侍妾,能诗善文倒也应该,所以有时也对文鸾加以点化。文鸾聪明异常,一学就会,纪晓岚也十分感激婶母李氏,常说将来要报答婶母。

这天晚饭后,纪晓岚打发书童禀报婶母,要文鸾给昀少爷去剥栗子。纪晓岚有个异乎常人的特点,从小不喜欢吃米面食品,生活中以肉食为主,每天吃上二三斤精肉,再吃些各类瓜果。晚上读书、写字,累了就剥些花生瓜籽,吃上几口瓜果桃李。前些天,从京西拉来几车板栗,纪晓岚每天晚上要吃半斤左右,书童一人忙不过来,常叫文鸾来侍侯。

文鸾笑盈盈地来到晓岚书房。

纪晓岚伸手去拉文鸾,文鸾闪在一旁,正色道:"昀少爷,这样不可以的,我们有言在先。你若不放尊重些,我就不再来了!"纪晓岚一指椅子:"我是要你坐在椅子上,岂能说不尊重?"文鸾向晓岚嫣然一笑,坐在椅子上。

晓岚见文鸾白皙红润的脸蛋,在烛光中更显得妩媚娇柔,像一朵绽开的海棠,便说道:"刚才想出一句上联,你来对对。"文鸾双眸一闪怯生生地说:"我来试试,若是对得不好,少爷可不要见笑啊!"晓岚笑道:"我出的上联是'海棠',"文鸾知道晓岚又转着弯儿地夸赞自己,心中很高兴。她虽然是个聪明伶俐的女孩子,但出身在贫寒之家,对名花异草知道得甚少,加上过去不识字,只是到了纪家之后才学的。

底子本来就不厚实,对于对对儿这门文人的游戏,也是跟着李氏夫人和纪晓岚学了点什么"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对海,木对花,凤凰对乌鸦。....."之类的"对韵",听到"海棠"二字,便"山山。..山药!"二字脱口而出,山药就是红薯,她对这种食物太熟悉了。说出口后,她又感到这是和少爷开玩笑,不由笑了。纪晓岚看她对得巧妙风趣,也和文鸾一起咯咯地笑了起来。

随后,晓岚又在前面加了一个字,说:"嫩海棠!"对上头一句,文鸾胆子大多了,便柳腰一扭,用手一指纪晓岚:"老山药!"纪晓岚一手把文鸾拉到胸前,一手去抚摸文鸾的云鬓,再加上两个字说:"带叶嫩海棠!"文鸾机灵地按住晓岚双手,闪在一旁说道:"公子不许这样,再不庄重些我就生气了。"纪晓岚双手一拱:"姑娘息怒!接着往下对!"文鸾未曾开口,先"噗哧"一下笑出声来:"连毛老山药!"晓岚又在前边加了两个字说:"一枝带叶嫩海棠!"文鸾也加上两个字:"半截连毛老山药!"两人笑得前仰后合,晓岚让文鸾坐在书案前的椅子上,自己坐在一侧,看一看文鸾鬓面的钗箍,笑嘻嘻地说:"鬓边斜插一枝带叶嫩海棠!"文鸾一时想不出把这半截连毛老山药放在何处才好,两只秀目眨个不停。纪晓岚站在文鸾身后去垂她的肩膀,嘴里催着:"快、快、快。....."文鸾连忙站起身向后退去,看到纪晓岚腰间的玉佩,连说:"有了!有了!"随即用手一指纪晓岚的腰部:"腰间悬挂半截连毛老山药!"此话一出,两人都笑得直不起腰来,文鸾倚在桌子上,晓岚扶在椅背上,笑声好久才停歇下来。

纪晓岚站稳后,一股爱怜的情愫在他胸中激荡起来,他忍不住走上前去,拉住文鸾的手,半玩笑半正经地盯着文鸾的眼睛,嘻皮笑脸地说:"我爱你鬓边斜插一枝带叶嫩海棠!"文鸾瞪纪晓岚一眼,小嘴一撅,娇羞地说:"你又来了,我不理你了!"纪晓岚乖巧地向后一站:"我是给姑娘出的上联,你快快对出来吧!"文鸾把头微微侧摆,嫣然一笑:"我怕你腰间悬挂半截连毛老山药!"两人又是一阵哈哈大笑。纪晓岚笑得上气不接下气,文鸾的眼里都笑出眼泪来了。

刚刚止住笑声,文鸾模仿男子的动作,向晓岚施一礼:"失敬失敬!"晓岚却模仿女人拜拜万福,口中念道:"无妨无妨。"一阵开心的欢笑刚刚开始,书房外传来叫门声,晓岚和文鸾赶忙收敛笑容。文鸾开门后,书童进来报道:"少爷,四老爷打发人来叫少爷去府上有事商量!"纪晓岚叫书童打上灯笼引路,他和文鸾在后面跟随去见纪容端。纪容端的住所已不是旧宅,经过三年前的修建,大院分前后两进,配有东西厢房。深宅大院,气势不凡。远远看到容端院落的大门口,灯笼高悬,照得火红一片。沿石阶而上,穿过门楼,进入前院。前院宽阔,花影扶疏,晚秋的风吹来,花木枝条飒飒作响,如鸣笙笳。

来到后院,纪晓岚拜见了纪容端。

纪容端已五十多岁,面色红润,髯黑如墨,目光炯炯,精神矍铄。纪容端问起纪晓岚的读书情况,纪晓岚一一回明。纪容端点点头,表示满意。接下来纪容端说道:"侄儿,明春将参加童生试,应用功读书,不可耽于嬉戏。"“孩儿谨遵叔叔教诲,不敢稍有怠慢。"纪晓岚毕恭毕敬地答道。

纪容端话题一转:"前几日在沧州,祖父、祖母看你长大,正要为你议婚,你看县内几家大姓中,有没有中意的小姐?"纪晓岚听说此话,文鸾的音容笑貌立即闪现在眼前,随即摇摇头。因为文鸾是个婢女,只能做妾。现在娶妻,只有从世家大族中选择门当户对的望门小姐,这一点纪晓岚心里早很清楚,也曾专意打听过各家的千金如何如何。现在四叔来问,纪晓岚便向四叔说道:"据侄儿所知,在县内卢、马、牛、陈、高、唐六大姓闺秀中待嫁的小姐中,有才无貌或有貌无才者居多,才貌双全者,尚未曾知。"纪容端说:"听你祖母讲,河间府内与我们纪家为世姻的沧州吕家、南皮张家和东光马家、盐山王家、杨家倒都有才高貌美的小姐,唯东光进士马周箓之女才貌双全,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如侄儿有意,可修书求婚,只是听说马门择婿,尤重才学,每有前去求婚者,小姐出题应试,始终未有满意者。

侄儿若有意求婚,还要准备在马府应试,如不被垂青,你还会吃闭门羹哟!"说完容端朗声一笑。

一听这话,纪晓岚跃跃欲试,恨不得马上去东光,会一会这位闻名遐迩的才女,看看这位高傲的小姐到底才学如何。

纪容端一看侄儿很急切的样子,便说道:"侄儿不须着急,要在诗书上多下功夫,况且婚姻大事,要尊父母之命,此事尚未和你父母商量,我即修书一封,传递至京,待有回音后,方可求婚。"此后的日子里,纪晓岚虽常和文鸾往来,但心里常不自主地想象马小姐生着端丽的容颜,宛若西施再世,又想她才学盖世,仿佛蔡琰重生。好不容易挨到庚申年二月,纪晓岚通过了童生试,已经取得秀才出身,纪晓岚去东光求亲的愿望更加强烈了。

这天,收到京城来信。父亲纪容舒同意儿子去东光求亲,并为纪晓岚修书一封,让他带上去东光求见马周箓。纪晓岚喜出望外,很快做好准备,由四叔陪同,前往东光县马府求婚。

纪容端、纪晓岚一行几人五更出发,一路马不停蹄,傍晚到达东光县地,过了王莽河,一片庄院出现在眼前,青砖瓦舍,甲第连云,在夕阳的余晖映照下,蔚然壮观。纪晓岚心中想道好一个富贵之家。纪容端曾来过马府,指着那片庄院说道:"前面就是马府。马姓是河间府有名的大姓,族大人多,历代都有仕宦之人。侄儿可曾记得那位元代马东篱写出的散曲《天净沙·秋思》吗?"纪晓岚答道:"侄儿记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纪容端听晓岚背完,便接着说:"你道这位写过杂剧《汉宫秋》、《岳阳楼》、《青衫泪》而播名字内、饮誉后世的马致远是何方人氏?"纪晓岚马上说道:"据《东篱乐府》所注,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大都人氏。"纪容端哈哈一笑:"非也,非也。这位马千里实为东光人氏。因其早年曾在大都游学,后任职江浙行省时,时人便称他为大都东篱先生,其实他是东光人,正是这马公旭亭(字周箓)的先祖。看来,侄儿读书尚须在考证上下些功夫,不能泥古不化,事事必听信古人。书既要读得进去,尚须跳得出来才是!"纪晓岚见容端讲得语重心长,便连连点头。

说话间已来到马府门前。马府正门是高大的门楼,台阶两侧蹲着两尊石狮子。两侧的街道旁,高大的古槐长出嫩绿的新叶,春风吹拂,树影婆娑。

马府家人进内宅传禀后,将纪氏叔侄请进宅内。纪容端叫随从人员呈上礼物,并将纪容舒的书信交给马周箓。马周箓看信后,打量起纪晓岚来。他早就听说纪府的晓岚公子才华出众,从小就被人们称作神童。今天见纪晓岚谈吐不凡,英俊潇洒,眉宇间洋溢着一股英气,且又与二女儿马月芳年貌相当,心里已有八分成意,只是口中说道:"议婚之事,待我同夫人、小女商量之后再作答复。"晚宴过后,客厅里灯火通明,马周箓对纪晓岚说道:"不怕贤侄见笑,我家小女月芳,从小被过分宠爱,每有前来求婚者,必亲自出题应对,对答满意者方可求婚。"纪晓岚见四叔来前所说属实,便上前深施一礼道:"贤侄今来求婚,愿意尊从贵府的规矩。"纪容端见晓岚胸有成竹,英气勃发,心中暗暗赞许,但不免有些为侄儿担心,因为纪晓岚一旦应对不成,被马府拒之门外,婚事不成事小,损伤纪晓岚及纪府的声誉就不是小事了,纪晓岚从小即以神童之誉名于乡里,假如求婚不成,如何回乡去见乡亲们。

说话间,仆人取来笔墨纸砚,并由内室丫环送出一幅字样隽秀的上联:"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纪容端在一旁看了,不禁一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心想这马小姐不愧才女之名,所出联句,并非轻易能对。他看侄儿不慌不忙,从容自若,略一思索,挥笔写出了下联:"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马周箓看了,立刻神色飞扬,脱口喊一声"好!"纪容端更是喜上眉梢,颇有几分得意。

丫环把纪晓岚的对句送进内房。马小姐看了却沉默不语,觉得纪氏公子确有些非同寻常,但仅凭此联就订了终身,未免有些不慎。心想我何不再考他一下,如再难不住他,那定是出类拔萃的俊才。这样的人,可以将终身寄托给他。于是提笔在散发着馨香的花笺上提写了48个字,然后让丫环拿到客厅。

丫环将纸笔交给马周箓,像是对老爷、又像是对客人高声地说道:"这是我家小姐题的一首诗。小姐说啦,如果公子能把这首诗读上来,就可以允婚!"在场的人都莫明其妙。马周箓也没想到女儿会出这样一个"加试"的题目,觉得多此一举,不快地皱起了眉头,等丫环将纸展开,马周箓吃了一惊,从没有见到女儿写过这样的诗,一时也读不懂其中的意思,好在女儿的题诗是用来考求婚人的,自己也用不着解释什么,便把这诗递给纪容端。

纪容端看过题诗,暗暗替纪晓岚叫苦,心想这下可别把昀儿难住哇,如果难住,昀儿的婚姻不成事小,那纪家丢人现丑事大埃因为他也没有将诗句读出来,又不能在此时说话,只好将诗笺递到侄儿的手上。

纪晓岚接过来,只见上面写道:

"月中秋会佳期下弹琴诵古诗中不闻钟鼓便深方知星斗移少神仙归古庙中宰相运心机时到得桃源洞与仙人下盘棋"这上面共有48个字,怎么读都读不成诗句。那时人们是不用标点符号的,读书人都要会"句读",就是常说的断句。

如果这首诗是一首七律,那就该有56个字,现在正少8个字,难怪马周箓和纪容端看了都吃惊呢。

纪晓岚读了几遍,开始眉头紧皱,不知所云,忽然间恍然大悟,这是一首"藏头露尾"诗,起首的一个字做了最后一个字的一部分,其他各句的头一个字,便是上句末尾一个字的半边。于是纪晓岚高兴地说道:"禀告世伯,愚侄解开了这首诗。"马周箓有些喜出望外:"请贤侄快快读来!"纪晓岚高兴地看看叔叔,起身念道:

八月中秋会佳期,
月下弹琴诵古诗。
寺中不闻钟鼓便,
更深方知星头移。
多少神仙归古廟,
朝中宰相运心机。
几时到得桃源洞,
同与仙人下盘棋。

纪晓岚刚刚读完,马周箓正要说话,只见女儿的贴身丫环倩梅快步走到跟前,对他说道:"恭喜老爷,小姐同意了这桩婚姻。"屋子里立刻热闹起来,马周箓吩咐佣人摆上喜宴,当场答应这桩婚事。

纪、马两家换过帖后,商定晓岚和月芳的婚礼在两月之后举行。纪晓岚心情激动,暗自得意,高兴得一夜不能安睡。

在马家停留三日,纪容端带纪晓岚回到崔尔庄。纪府上下大小人等对公子求婚应对之事,倍感自豪,津津乐道,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了乡里。

两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纪晓岚成婚这天,崔尔庄热闹非凡,鼓乐手吹吹打打,锣鼓声、欢笑声从纪府传出来。纪府更是热闹非常。院子里,人来人往,出出进进,个个面带喜色。

纪晓岚身着婚礼盛装,更显得英俊潇洒。使晓岚着急的是到现在自己尚未见过月芳小姐的面容。拜天地的时候到了,新郎、新娘由傧相、伴娘陪着来到正厅。纪晓岚的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盯在新娘身上。见新娘马月芳身材匀称,莲步轻稳,袅袅婷婷,早被搅得神魂飘荡。再看看站在月芳小姐身旁的陪嫁丫环倩梅,也是异常标致,杏腮甜润,明眸含情。纪晓岚心想,媵妾都如此漂亮,那小姐肯定要赛若天仙了。急切盼望婚礼快点结束,好早点儿入洞房。

好不容易拜完了天地,新郎把新娘领入洞房,纪晓岚轻轻地揭开新娘的盖头一看,不由得心里一颤,差点喊出声来。

只见那马月芳圆圆的脸上闪亮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皮肤长得如鸭蛋青儿一般白嫩细腻,舒展的额头,圆圆的鬓角,乌亮的青丝细润光滑,修长的眉毛凝聚着远山似的清远的神韵。

高高的鼻梁,圆润的鼻头使纪晓岚立刻想到那句人们常说的"鼻如悬胆",再看那棱角分明的人中下面,是两瓣玲珑的朱唇。又打量那隐隐的颧骨圆圆的腮,觉得这样完美的人世间实在不多见啊!马月芳被他看得不好意思了,含羞地向他一笑,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皓齿,纪晓岚这才真的看全了。谁想这时他一声不吭,愣愣地看着,那股贪婪劲,实在让马月芳受不了,她低头不语,坐在炕沿上等纪晓岚开口说话。

纪晓岚这会儿发起呆来,实在是被新娘子的美貌惊呆了,他是读过相书《水镜集》的,记得上面说"妇人贵在眉目",便又细细地打量起来。心中默念着:"她生得一副贵夫人之相啊!此乃吾之贤内助也!"马月芳在这大喜之日,芳心早已跳个不住,在纪晓岚掀去盖头纱的一瞬间,一双俏目向纪晓岚脸上扫了一眼,便急忙垂下眼睑,娇羞地坐在炕沿上,感到浑身上下不自在。纪晓岚刚要上前搭话,忽然间新房被推开,忽啦一下子挤进一群人来,羞得新娘赶紧把脸扭向一边。

原来这献县有个风俗,时兴在结婚的日子闹洞房,称做"逗媳妇",称呼新郎、新娘哥嫂或叔婶的,都要去洞房戏闹一番,也好观看一下新娘的模样。有些人尽管年纪大了,但只要比新郎、新娘辈份小,就满够闹洞房的资格,洞房里折腾得越热闹,主家脸上越光彩。有些辈份大、或同辈年长的、好玩笑取乐的人,有时也不顾脸面参加到闹洞房的行列,他们还有几口顺口溜,叫什么"公公叔,闹半宿,公公爷,闹得邪!"还有什么,"公公叔,闹半天,大大伯子闹洞天",以及"大大伯子逗弟妹,怎么逗,怎么对"之类的自圆之词,不愿错过闹洞房的机会。在这几日可以大胆地向新娘子调侃取闹,说些荤话也无可挑剔。

纪晓岚平时很爱参加这种事体,出过不少坏主意,这次轮到他出洋相了,闹房的人们劲头更加十足。

闹房的人们把小两口围了起来,荤的、素的一齐上,几个辈小的、年少的调皮小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有唱有和,有呼有应,不时引得哄堂大笑,他们的矛头一会儿冲着新郎,一会儿冲着新娘,直闹到半夜三更。

纪晓岚虽也随着闹房的人一起笑,只是坐在凳子上一言不发,新娘子也坐在炕头上低头不语,任期那帮人胡说八道。

后来一个年长些的人凑到新娘身边,对着新娘讲起纪晓岚小时候调皮发嘎的事来,一下子把新娘逗得笑出声来。这下人们的兴致更浓了,把纪晓岚如何对对、如何出主意锯断木橛的事一起抖落出来,把个端庄娇羞的新娘子引逗得不断发笑,脸上红潮翻滚。纪晓岚也被说得尴尬异常。后来有人找来纸笔,要夫妻俩合作一首诗,否则谁也不离开洞房。

这马月芳小姐从小在家诵读诗文,操琴习字,温文尔雅,今天被折腾得无可奈何,见纪晓岚坐在那里一声不吭,无动于衷,猜想是有意要自己先写,便提起笔来写道:金玉良缘在今宵,劝君莫要再相扰。

众人看了齐声喝彩,起哄又要晓岚将诗续完。纪晓岚看看矛头指向了自己,知道不写也过不了关,索性投其所好,接着往下写道:织女正在停梭等,快叫牛郎过鹊桥。

新房内又响起一阵热烈的笑声。此时有人说了声:"天不早了,我们回去吧。"大家已经尽兴,不忍心再难为这对小夫妻,便一轰而散,各自回家去了。

屋里剩下了新郎新娘,一下清静下来。纪晓岚起身将门关好,回过头来含笑不语地看看新娘子。到这会儿,新娘马月芳的害羞劲儿,早被一帮闹房的坏小子闹跑了许多,便大大方方地走到晓岚跟前,施了一礼,说道:"夫君,咱们歇息吧!都累了一天啦!"不料纪晓岚一笑说道:"娘子,在你家时,你好好地难了我一次。这回我也回敬一联,你若对上,咱们今夜成亲。"月芳听丈夫要考试自己的文学,不由也来了精神,便说:"我若对不上呢?"“罚你读书三月。"“好,那就请赐教吧!"“我出一个:'佳山佳水佳风佳月,二九佳人逢佳期;'"马月芳听出他是语意双关,心里很高兴。略一思索说道:"妾身献丑了,郎君莫要见笑,我对一句:'痴色痴声痴情痴梦,一个痴人说痴语。'"马月芳回应得非常巧妙,不深不浅地回敬了新郎,也是双关的语意,纪晓岚如何听不出来?小两口相视一笑,都感到情深意浓,到了互相需要的地步了。纪晓岚"噗"地一声把灯吹灭。两人宽衣解带,钻进锦衾绣被,说不尽的男欢女爱,直到日出三杆,才慵懒地起床。

却说那陪嫁过来的丫环倩梅,一人在厢房里独睡,一夜未曾安眠。原在马府时,与月芳小姐形影不离。两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在一起,心中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有时为了说话方便,小姐便要她同睡一床。今天小姐有了新郎陪伴,抛下她一个形单影只,辗转反侧,思绪纷杂。隐隐听到小姐的笑声传出来,倩梅心里便涌上几分凄楚之感。昨天看到姑爷的俊秀模样,十分惹人眷爱,倩梅的一颗芳心,按不住陡然乱跳。

月芳小姐非常喜欢她,曾答应她陪嫁过来后,将来由小姐说情,让丈夫收倩梅做个侧室。想到能托小姐的福,与小姐共侍这位英俊的郎君,倩梅心里十分惬意,不过现在还没有轮到她的份上,不免有些着急。窗外月明星稀,万籁俱寂,倩梅躺在炕上,眼前不断浮现出纪晓岚的影子,飘飘忽忽,往来不定。忽然间,看到新姑爷走到自己跟前来,伸手要将她抱起来。.....倩梅激灵一下子坐了起来,揉揉惺忪的睡眼,定神环视屋内,哪有什么姑爷的影子。窗外的天空,挂着一轮圆月,一缕柔光直射进来,将屋里照得明晃晃的。倩梅明白过来,原来是自己做了一梦。想到梦中的情景,倩梅脸上立即感到火辣辣的,禁不住暗骂自己一声:"不害羞!"便又躺下,半睡半醒直到天亮。

倩梅早早起床,几次张望正房的屋门,迟迟不见打开。看看太阳已经升起来,想去把小姐喊起来,刚刚走到门前,又怕新姑爷怪罪,便又折回了厢房。等到姑爷走出门来,倩梅便小心翼翼地向姑爷施礼,走进房里收拾屋子,为小姐梳洗打扮。小姐已经起了床,坐在炕沿上,鬓发凌乱,粉黛模糊,见倩梅进来,嫣然一笑。倩梅向小姐施礼请安,口中关切地问道:"小姐夜来睡得舒服吗?"“你个坏嘴的丫头!"小姐用手一点倩梅的额头,脸上早已飞起红云。

倩梅被小姐月芳一骂,立刻回过味来,两人都禁不住咯咯地笑出声来。两人止住了声息,不料外间却"嗤嗤"地响个不停。原来是新郎听了新娘和侍女的谈笑,禁不止笑得前仰后合。倩梅挑帘走到外间,新郎赶快用衣袖掩住嘴巴连忙走出屋去。..新娘马月芳和侍女倩梅来到纪府,纪晓岚开始了新的生活。